返回

无论是百姓开支账,还是企业发展账,都承载着党的好政策、实举措带来的生活实惠和发展成效,体现着党和政府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担当精神。通辽市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“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·小账本 大变化”专栏,通过一个个百姓生活、企业生产、基 层治理等不同层面的故事,展现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的精神面貌和生动实践,为跨越追赶加速度、建设现代化通辽凝心聚力。

2023年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交出骄人成绩单,三个自建项目、七个关联企业相继投产,2023年年底,铸造生产线实现自主生产,生产效益双丰收。集团执行董事曲锋增的日记里记录着集团各个项目的建设历程,也记录着市、区两级党委政府的给力支持。

走进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铸件车间,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轮毂模具制作,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执行董事曲锋增介绍,这种将树脂砂和环氧树脂混合通过造型生产线制作的轮毂底座沙膜,在原料和运输成本上就抢占了市场“先天”优势。

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执行董事  曲锋增:整个模具包括造型整个生产线都是咱们自己来生产的。铸造砂产自通辽当地,包括大林的、后旗的,在那里就近采购,距离比较近,节约了运输成本。

记者:做出来这样一块儿,从节约成本上来说,能节约多少?


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执行董事  曲锋增:咱只能论吨来算,一吨,我要是运往山东的话,一吨170多块钱左右的运费。运到这儿,我就用10块钱,光运输成本我就能一吨省一百五六,铸造砂的成本差不多,主要是省下了运费。


铸造车间里,目前已安装6台总容量180吨的中频电炉,混砂机、落砂机和相关辅助设备,可生产轮毂、底座、主轴、减速机齿轮等风电装备制造的基础部件。每年能为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内3000台套电机、3000台套增速机及2000台套主机配套65%以上的部件。

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执行董事  曲锋增:现在第一批我们计划一个月生产5000吨的量,200~300台主机。这个车间使整个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产业链更加完整。它属于装备制造业的一个工艺不可或缺的环节,有了这个铸件,可以更加紧密地给我们下游企业进行配套,使这个产业链更加延长了。

项目建设之初,37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最大的难题就是征地,2023年,市、区两级党委、政府的给力举措提升了企业生产建设“加速度”,也为企业强劲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与保障。

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执行董事  曲锋增:通过项目总管家、项目管家、1+N专班的模式,由副处级干部亲自作为总管家,把我们的土地从去年8月份开始征占征收,到10月份交付给我们,加快了我们基地的建设速度,使我们企业能够在2023年完成土建基础,在冬天把钢结构立起来,这让我最感动和最暖心的。各服务部门一站式服务,加快了项目及时投产。


营商环境有温度,企业发展有速度,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让项目建设提档升级。2023年,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交出亮眼成绩单,企业自建的风电法兰项目、铸锻项目开工;大型钢构件、风电定转子及底座项目、球墨铸件项目投产;瑞祥重工、洛阳双瑞风电叶片、金风科技、中国海装风电等7个引进的关联企业相继投产;2023年,企业累计投资80亿元,利税5000多万元,产值26亿元。这些成绩的背后,有说不尽的暖心事儿。

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执行董事  曲锋增:2023年最暖心的,第一个就是龙马大道,60米宽的龙马大道使我们进原材料和出产品更加畅通更加便捷。第二个就是我们的电力保障,政府在2023年的9月份开始谋划建设,给我们增加了一条220千伏的电力的接入,在2023年12月份全力贯通,保障了我们基地用电的需求,而且使生产更加的稳定。第三就是人才需求方面,给我们装备制造产业出台了人才八条措施,并且举办了多次线上线下的专题招聘,解决了我们企业用工和人才的需求。

       从2019年入驻通辽,2020年8月31日正式动工,2022年建设了10万平方米的焊接车间,到2023年,整体建设的120万平方米的厂房、办公、生活区,现在已经建成投运110万平方米,企业建设发展的步伐迈得既快又稳。2024年,企业自建、续建的三个项目也将顺利推进,新的一年,企业再显龙马精气神。

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执行董事  曲锋增:我们集团拥有着制造业基础零部件生产能力,后期也可以帮助基地以上军工制造、矿山机械、机床、汽车零部件等生产方向进行转型,让基地全力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,切实提升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活力。我们龙马将以龙马的精神,全力做好链主企业,加强同关联企业的合作,同时育链、延链、补链和强链,保障基地各项目快速地投产达效,为通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龙马自己的力量。